《山西日报》(2019年9月24日)刊文:《深挖课堂内涵,厚植思政优势》

  •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4日
  • 点击:[]

 

 

核心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重要性是由我国教育制度的性质和育目标的要求决定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各类课程不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面对5G时代,我们要积极创新网络课堂思政工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统筹第二课堂各类平台,发掘实践育人思政元素,不断渗透,影响熏陶学生群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导。我们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出发,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出发,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跃升。

强化“实效性”,不断提高“思政课堂”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重要性是由我国教育制度的性质和育人目标的要求决定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讲清了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讲清了办好思政课对高校履行自身使命的意义。

思政课要“有进有退”。思政课教师队伍要选聘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教师,并且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要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思政课要“有问有答”。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统一的,但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以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对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不能低估。

思政课要有来有“网”。当前面对的是年轻的“00后”学生,必须探索网上网下协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慕课、微课、微电影等,展现思政课的活力。

思政课要“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思政课要“有虚有实”。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支撑。

思政课要“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课堂话语要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去讲述理论,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

强化“协同性”,积极发挥“各类课堂”创新力

思政工作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各类课程不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激发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教学有关部门要从课程设置、教材修订、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典型选树等方面加强创新和探索。各类课程都要把做事的基本道理、德育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融入日常教学中,统筹推进课程思政。

要强调“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和教案评价制度。进一步推进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扩大覆盖范围。要积极“挖”,制定课程思政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要注重“管”,加强教学管理。健全课程思政管理与运行体制,加强教材使用与课堂教学管理。将课程思政作为对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更要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方面。要加强“育”,培育选树一批“课堂育人示范课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教学研究课题中设立课程思政专项,加强专题研究和指导,推动课程思政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完善。

强化“时代性”,着力拓展“网络课堂”影响力

《大学》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面对5G时代,我们要积极创新网络课堂思政工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打造一系列“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将优秀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使工作“活”起来。

建好“网络”阵地。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及时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符合当下大学生学习和教育的相关信息,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及产品。探索培育网络舆论引导力量,形成一批以青年教师、学生骨干为主体的新媒体思政队伍,以更便捷、更有效、更直观的途径,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顺应“微网”时代。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图片、视频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思想信息,对热议的观点类问题做出正确的、有信服力的判断。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以短视频、微电影等为载体的新型传播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强化“安全”管理。修订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办法,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落实好校园网络使用实名制、用网责任制与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大对网络新媒体的统筹整合和管理力度,树立“一盘棋”意识。

强化“服务性”,切实提高“第二课堂”作用力

统筹第二课堂各类平台,发掘实践育人思政元素,不断渗透、影响、熏陶学生群体。一是扩大社会实践覆盖面。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西部计划”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创新创业、支教服务、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的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开展好科技竞赛、论坛展览、社团活动等各类活动,营造校园优良育人生态。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观念引领、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培育孵化、社会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着力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五要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把关爱特困生工作落地。(作者为太原师范学院院长)

霍世平

(责任编辑:本报编辑)

 

 

上一条:《山西日报》(2019年10月6日)报道: 【办好艺术节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晋土奇花”炕围画展在太原举办

下一条:《山西新闻网》(2019年9月22日)报道:山西举行第19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爱我国防”主题宣传活动

关闭